一文睇清: 胰島素 

當食物進入人體經過消化分解,變成葡萄糖被小腸吸收後,經胰島素的帶動,糖分可進入細胞轉化成熱能,成為人體活動的能量來源。但當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、或胰島素功效無法充分發揮時,糖份無法進入細胞,讓血液中糖份變高,會形成所謂的「糖尿病」,可讓身體發炎及導致各種併發症。 
若糖尿病人要補充胰島素,有以下三個方法,分別是胰島素藥物、胰島素針及胰島素泵,以下將為您詳細講解。 

胰島素藥物 

因每位糖尿病人的情況不一樣,降血糖的方法也有不同。例如有些藥物的效果增加胰島素分泌、有些藥物則減慢身體吸收糖份速度等,應透過醫生處方的藥物治療,並按時服用。常見的胰島素藥物種類有: 

雙胍類 Biguanides (二甲雙胍 Metformin) 
它刺激身體使用血液中的糖分, 以及抑制肝臟產生過多葡萄糖。於餐後服藥以減輕副作用,例如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胃腸不適、 脹氣等。 

磺脲類 Sulphonylureas (格列齊特 Gliclazide 和 格列吡嗪 Glipizide) 
它們刺激胰臟製造胰島素。常見副作用有腹痛、腹瀉、體重增加等。 

腸道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Intestinal α-glucosidase inhibitors (阿卡波糖 Acarbose) 
它延遲糖分的消化和吸收。常見副作用有腹痛、腹瀉、脹氣等。 

DPP-4酶抑制劑/列汀類藥物 (阿格列汀 Alogliptin 和西他列汀 Sitagliptin) 
它們透過調節一種名為「腸泌素」的荷爾蒙,以降低血糖水平。常見副作用有頭痛、腹痛、咽喉炎等。 

鈉-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(SGLT2) 抑制劑 (達格列淨 Dapagliflozin) 
它們促進經尿液排走糖分的運作。常見副作用有尿道或陰道感染、脫水、頭暈等。 

胰島素針

有些糖尿病人或會以為打胰島素針等於病情變得嚴重,事實並非如此。醫生會視乎情況來決定採用哪種治療方法。有些初期糖尿病人也會打針,原因有很多種,可能是病人對藥物敏感度不足,服用藥物後未能令血糖達標,或是藥物與針劑互相配合可帶來更理想的效果。 另外,有病人或會以為需要打一輩子胰島素針,其實在注射胰島素針劑數個月後,若血糖水平受到控制並達到理想水平,可轉為服用口服藥物。 
胰島素針分為幾種,包括:速效、短效、中效、混合型、長效及超長效胰島素等。不同胰島素的注射時間也有所不同,每天需注射的次數也不一樣,應按照醫生囑咐注射。現時新型的超長效胰島素用法最方便,每日只需注射1次,便可控制血糖,更穩定和效果顯著。 

胰島素泵 

胰島素泵是指在糖尿病治療中,用於連續輸注胰島素的醫用設備,也有人稱它為「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治療裝置」,它的原理便像一個泵,持續地向皮下「泵」入適量的胰島素,達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。 
胰島素泵由泵、小注射器和與之相連的輸液管組成。注射器裡有胰島素,裝入泵後,再把輸液管前端的引導針用注針器扎入病人皮下,即可持續輸注胰島素。多數使用位置為腹部、臀部、大腿外側或手臂。機器亦設有血糖監測,通過皮下感應提供實時血糖指標,可全天候幫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。 
胰島素泵的優點是病人不用隨身攜帶口服藥,而且可更嚴格控制血糖,醫生在胰島素的用藥上可以更精準,大大降低血糖大幅度的波動。不過,胰島素泵需要每天檢查血糖達4次以上,外出時也有機會讓別人發現泵的存在,皮膚感染的風險也會提高,在使用前應先了解清楚其缺點。 

查询或预约


本中心将与您联络确认详情,方为确实是次预约。

*必需填写